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
『情境物語』清明節要做的四種事











『情境物語』    清明節要做的四種事



一、掃墓:墳墓可說是祖先所住的房子,因此掃墓便成了子孫對祖先崇敬的方式。

掃墓可分為修整墓園、祭祖及壓紙三個步驟。

修整墓園的工作,主要是清掃墓地,鏟除雜草的樹根,修復墳墓損壞的部份,或者重新描寫墓碑的字跡,使其

煥然一新。

清掃墓園後便開始祭祖,以牲禮或菜碗先祭拜墳墓的守護神---后土,再燒香祭拜祖先墳墓。

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:(一)掛紙(二)培墓

掛紙又稱「壓紙」,是先把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樹根,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,再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,

或紅黃藍白黑的 五色紙,用石頭或磚塊壓在墓碑、墓頭及墓旁的「后土」上,表示子孫已祭拜祖墳,而且也

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,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,而受到破壞。

又因為壓紙也稱「掛錢」,所以也有供祖先花用的意思。此外,傳統的客家人掛紙 時比較慎重,會先用鋤頭

挖一塊綠色的草皮,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,用草皮壓在墳上,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 紙,除

了掛墓紙的目的外,還有血祭的象徵。

培墓也就是「掃墓」,又叫墓祭、祭掃或上墳,就是修墓與祭拜。一般人相信,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

有很大的關連。

因此,富有的人家年年「培墓」,而一般的人家,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「培墓」外,其他則視情況而定。

「培墓」的時間大 多在清明節前夕,將墳上的雜草清除,再加以培土整修,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,就

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,使其煥然一新。

祖墳整修完畢後,開始祭拜。祭拜時,在墓前供奉牲禮(三牲或五牲) 、刈金、壽金、燭等、或十二道菜蔬(如

韭菜、魷魚、春干、甜菜、甜芋、肉脯、蒿菜,蓮子、棗子、竹筍、豬腸、苜頭)和粿類(紅龜粿、鼠麴粿或草

仔粿)及刈金、銀紙、往生錢、燭等;若是新墳,則必須供奉五牲(如豬頭、雞、鴨蛋、麵粿、紅龜粿),祭品

擺好後,點香向后土(墳墓的守護神)祭拜, 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,禮拜完畢,先燒刈金、壽金給后土,再燒

銀紙等給祖靈,紙錢燒完後,在紙灰上灑酒(稱為奠酒),最後 燃放鞭炮。

在收供品離開前,要將雞蛋、鴨蛋在墓碑上打碎,將蛋殼丟在墳上,象徵「脫殼」或「蟬蛻」,表示新陳代謝

,有 更新的意思。

從前,還有將紅龜粿、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,稱為「揖墓粿」(又稱乞墓粿、印墓粿),象徵「祖德

流芳」。

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、添丁生子或置產等,一定要培墓,以前在培墓時都要點「姓氏燈」,祭

拜之前,在墓前燃燭祭祀後,不要熄火,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,沿途不可使其熄滅,一到家裡,立刻把燈放

在祖先的靈桌前,相傳這種小燈,具有「添丁發財」的含義,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,就表示子孫繁茂的吉

祥徵兆。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,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,,上香鞠躬,禮節簡單隆重。

二、中樞祭典:每年的清明節,總統會率領政府官員到已故元首的靈寢前祭拜,表達人民對他們的懷念與敬意

。同時為紀念始祖黃帝之功績,也會 在清明節這一天舉行遙祭黃陵的典禮,中央由總統主祭或派大員代表主

祭,奏樂、獻花、上香,典禮簡單隆重。


三、吃墓粿、發粿、草仔粿、潤餅:墓粿是祭掃墳墓用的粿類,一般以紅龜粿、發粿及草仔粿為多。紅龜粿常

用於祭神,粿皮由糯米製成,通常會將紅龜粿皮染紅,以模具印上桃型或龜型的圖樣,皮內包有紅豆沙或花生

粉製成的餡,是最普通的粿,應用場合也最廣。

發粿又稱發糕,主要是用蓬萊米碾成米漿,壓乾水份,打成糊狀再加入發粉,蒸三、四個鐘頭製成的。

發粿用來象徵發財,蒸得是 否夠「發」,就顯得特別重要,民間判斷發粿發的好壞,主要看其表面的隆起、

龜裂,龜裂得愈深,表示愈發。

草仔粿,也是祭神常見的祭品,最大的特徵是粿皮摻有鼠麴草揉製而成,內餡有甜與鹹兩種味道。
潤餅,是以麵粉做成薄皮,內包豆芽菜、紅蘿蔔絲、筍絲及肉絲、豆干絲及蛋皮等,灑上花生粉及糖粉,捲成

圓筒狀即可食用,相當可口。

四、踏青
踏青起源於唐代,也叫「行青」、「探春」、「尋春」、「郊遊」。清明節正當三月春回大地、風光明媚的時

候,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,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,所以大家帶著野餐,出行到郊外掃墓,一方面可以對先祖

表達思念。一方面也可以趁著大好春光,投入大自然的懷抱。

因為,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,所以趁這個機會到郊外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景色。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

可隨便出遊,婦女會穿著新鞋(踏青鞋)外出,所以稱為「踏青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